教务部通﹝2022﹞183号
各学院及相关单位:
根据《2022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学资源奖励计划申报通知》(附件1)、《“智能基座”优秀在线课程奖励计划遴选工作安排》(附件2)和《“智能基座”优秀教材奖励计划遴选工作安排》(附件3),校区现开展“智能基座”优秀教学资源遴选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遴选范围
(一)在线课程
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期间已上线的在线课程,且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1. 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首批签约的72所高校老师具备申报资格(注:深圳校区为72所签约高校之一,故非“智能基座”共建课程负责教师也可申请);
2. 17个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虚拟教研室成员高校老师具备申报资格。
(二)出版教材
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期间出版、再版的面向全日制高等学校本科、研究生且已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中使用的教材(包括纸质教材、数字教材等)。
特别地,以下教材不参加本次遴选:各类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学术专著、教学参考书、教辅用书、培训类教材,引进的国外教材(含翻译教材)。
二、遴选条件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课程始终,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准确阐述“智能基座”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结构设计合理,选材恰当准确。 “智能基座”相关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系统、汇编语言、高性能计算、并行计算、操作系统、 Linux 技术、程序设计、云计算、软件工程、大数据、数据库、人工智能导论、智能芯片原理与应用、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智能系统与应用(机器人、无人驾驶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
(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在线课程应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模式,课程定位准确,具有开放、共享的特征,在授课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方式合理,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应用;教材应能适应高等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类型需求,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四)在线课程应至少完成一轮公开运行,课程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教材内容编排科学合理,选用范围广,师生认可度高,社会评价良好,符合国家有关著作权及图书出版等方面的规定。教学团队成员、编写人员无违法违纪记录或师德师风问题。
三、遴选程序
(一)教师申报
优秀在线课程:请有意向申报的教师填写《“智能基座”优秀在线课程申报表》(附件4)、《课程建设人员自查情况表》(附件5)、《课程数据信息表》(附件6),并将以上材料电子版(Word版及PDF盖章扫描版)及纸质版1份提交至所在单位
优秀教材:请有意向申报的教师填写《“智能基座”优秀教材申报表》(附件7)、《教材编写人员自查情况表》(附件8),并将以上材料电子版(Word版及PDF盖章扫描版)及纸质版1份提交至所在单位。
注:教材申报可选择“单本”或“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受理系列教材申报。若选择“全册”类型申报,须所有单册全部符合申报要求,申报时占用一个名额。
(二)所在单位初审
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后,于2022年10月13日17:15前将推荐教师的所有申报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式一份报送至教务部。
(三)教务部推荐
教务部复核学院提交的材料,确定推荐名单,集中报送至“智能基座”优秀教学资源奖励计划工作组。
(四)奖励计划工作组评审
奖励计划工作组组织评审委员会遴选,评审委员会给出建议入选名单,报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联合工作组审定,通过审定的优秀在线课程将获奖励5万元人民币。
工作联系人:刘晨,26401765
附件:
1. 2022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学资源奖励计划申报通知
2. 智能基座”优秀在线课程奖励计划遴选工作安排
3.“智能基座”优秀教材奖励计划遴选工作安排
4.“智能基座”优秀在线课程申报表
5. 课程建设人员自查情况表
6. 课程数据信息表
7.“智能基座”优秀教材申报表
8. 教材编写人员自查情况表
教务部
2022年9月15日
(发布人:刘晨 审核人:邹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