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写作与沟通》课程建设师资征集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1-13
发布者:
浏览量:
大
中
小
教务部通﹝2025﹞284 号
各学部、学院及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教语用〔2017〕1号)、《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教语用〔2022〕2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印发<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哈工大本〔2022〕188号)等文件精神,提升学生写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校区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现面向全校区开展课程建设师资征集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课程设置情况
《写作与沟通》课程面向全校区本科生开设,1学分,24学时。课程采取“主题式”内容,引领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小班教学(30人/班),依据统一教学大纲,完成说理性文章的写作和口头沟通的训练。课程建设由“写作与沟通课程组”(设在人文艺术学系,以下简称课程组)统筹负责,全校区师资联合承担。
二、课程主题介绍
《写作与沟通》拟采用主题式写作的教学模式。“主题式写作”的教学将围绕一个“无学术门槛、有学理深度”的主题,引导学生在“主题”下提出问题、搜集与整合资料、发表见解并有力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说理性写作的文章。与传统无主题的写作教学相比,“主题式写作”可以有效避免零散研究、散点思考、文本间差异过大所造成的分析泛化浅显的问题,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好的对话、以及更有深度的思维与表达上的训练。
校区拟开设的主题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模块一:访古探今,拟包含“史记”、“唐宋”、“明清”等主题;
模块二:语言文化,拟包含“流行语与流行文化”、“方言”等主题;
模块三:融汇中西,拟包含“批评性思维”、“旅行”、“动漫”等主题;
模块四:穷理致知,拟包含“清洁能源”、“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数字化生存”、“网络文化工业”、“信息社会与隐私”……等理工科或文工交叉类主题。
三、征集教师要求
1.授课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热心本科教学,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风端正。
2.授课教师应为校区在职教师,具备授课资格,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近一年无教学事故,教学效果良好。
3.授课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写作经验和优秀的沟通表达能力,发表过中文高水平学术论文;能胜任高挑战度的小班教学和高强度、高频次的写作指导与作业批改;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建设,具有创新能力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申报教师可任选主题模块,课程组将统一组织课程建设,统筹安排集体备课等,积极助力新加入教师课程的开设,经由各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说理性写作与沟通训练的学习。
四、推荐程序及材料报送要求
(一)教师申报
1.请有意向的老师填写《课程建设师资申报表》(附件1)及《课程建设师资申报汇总表》(附件2),并将以上材料电子版提交至所在单位。
(二)所在单位推荐
所在单位审核后汇总申报情况,于2025年11月27日 前将全部推荐教师的申报表、《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和签字盖章纸质版报送至课程组。请务必按时提交材料,如有逾期,恐将无法受理。
(三)师资遴选
课程组进行信息汇总,对符合条件的教师组织准入试讲与开课培训。
课程组联系人:孙老师,15302752562。
附 件:
1. 课程建设师资申报表
2. 课程建设师资申报汇总表
3. 《写作与沟通》课程教学大纲
教务部教研处
2025年11月13日
(发布人:潘海燕 审核人:邹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