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智能基座”联接领域金课建设立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7-04
发布者:李诗源
浏览量:
大
中
小
教务部通〔2024〕167号
各相关学院、单位:
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联接领域)合作协议》及基地运营计划,现开展“智能基座”联接领域金课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面向范围及认定数量
参与“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联接领域)课程共建的教师,可基于其相关课程(清单详见附件1)申报立项。
教务部将组织专家,结合“智能基座”基地合作课程建设目标、参考一流本科课程标准进行遴选,择优立项“智能基座”金课项目1项,获得立项的课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支持建设经费5万元(税前)。
二、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建设期中视情况组织中期检查,到期后需参与结题验收。
三、建设目标
将智能基座联接核心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开发出1门高质量的课程,具体课程建设目标如下:
(一)课程目标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融合;
(二)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将联接核心技术引入课程;
(三)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鼓励利用前沿技术辅助教学。
四、建设标准
(一)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提升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优化课程大纲、课件和实验指导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二)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
(三)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引入智能基座联接核心技术架构并根据课程需要开展系列化实验。
五、建设任务
(一)教学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智能基座联接课程相关培训、学习智能基座联接核心技术,不断提高授课教师的学术造诣和教学能力,并根据课程需要建设2-3人的教学团队。
(二)优化重构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内容,在保障基础性、研究性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授课内容的前沿性。智能基座联接核心知识点覆盖率不低于60%。
(三)改进教学方法。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四)完善教学条件。丰富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内容,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完善实验内容,统筹规划校内实验室建设,使实践教学条件满足教学要求。
六、立项程序
(一)教师填写申报材料
项目负责人填写金课建设项目计划书(附件2)并提交至所在单位。
(二)所在单位审核
所在单位审核、汇总材料并排序,填写申报汇总表(附件3),于2024年7月18日12:00前,将材料电子版(须签字盖章)提交至教务部教研处。
(三)专家评审
教务部视申报情况组织立项评审和公示。
工作联系人:李诗源 办公地点:H608
电话:86169623
邮箱:lishiyuan@hit.edu.cn
附件:1.“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联接领域)共建课程清单
2.金课建设项目计划书
3.金课立项申报汇总表
教务部教研处
2024年7月4日
(发布人:李诗源,审核人:邹虹)
附件1
“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联接领域)共建课程清单
所在单位 |
校内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光通信技术 |
杨彦甫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面向数据中心和5G场景的高速光通信系统 |
杨彦甫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移动通信 |
张霆廷、史瑶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网络 |
仇洁婷、秦阳 |